赛车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详解极速车王,法拉利和福特都只是配角
TUhjnbcbe - 2023/1/12 20:18:00

当法拉利宣告失败,马特·达蒙和克里斯蒂安·贝尔的组合胜券在握的时候,电影应该要开始大团圆的收尾了。

波澜不惊,有些失望。

《极速车王》的英文片名是《Fordv.Ferrari》,福特对战法拉利,两个主角都在福特这边,终极大战的结果早已失去了悬念。

如果对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不熟悉,可能根本就感知不到比赛有多么激烈。因为勒芒不像《极速风流》里的F1比赛,没有具体的积分,比的是谁能坚持更久,跑的里程更多,《极速车王》的对决激烈程度要稍微逊色。

只有深度了解历史背景的观众才会意识到,当福特胜券在握的时候,真正的高潮才刚刚开始。

故事的起点,是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卡罗尔·谢尔比驾驶着英国的阿斯顿马丁赛车夺冠,成为了首位夺得该项赛事冠军的美国人。

不过现实中他并不是首位,年的勒芒冠军也是美国人,代表法拉利参赛的美国车手菲尔·希尔。可以注意到,菲尔·希尔在电影中也代表了福特参赛。

历史上阿斯顿马丁的DBR1赛车确实是那一届勒芒的冠军,他们成功阻止了法拉利的连冠,代替捷豹帮助英国车队扳回一城。不过这也成为了阿斯顿马丁乃至是英国赛车在勒芒赛道上的绝唱。

而谢尔比也是在年就因心脏病问题而宣布退役,《极速车王》基本是按照真实的历史来的。

故事的高潮,是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那是勒芒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正是那一年,福特终结了法拉利的6连冠。

也就是说,自从谢尔比年帮助阿斯顿马丁夺冠后,法拉利包揽了到年间的所有冠军。

了解过这段历史的观众会知道,电影可能不会把重头戏放在福特是怎么打败法拉利的,而是福特最后的三部赛车一起同时冲过终点的“壮举”。

那次事件可谓是改变了车手肯·迈尔斯的命运。

如果不是因为要配合福特完成“壮举”,那他就没必要继续加紧备战下一年的比赛。

如果他可以给自己放个假,那电影高潮部分之后的悲剧也不会发生。

可惜历史只有结果,没有如果。

肯·迈尔斯的悲剧成为了《极速车王》的核爆点,观众的情感能量也因他而爆发,而不是因为福特。

所以这本质上是肯·迈尔斯和卡罗尔·谢尔比两个人的传记片,而不是福特汽车厂商的传记片,《Fordv.Ferrari》的片名更多是出于商业考量,反倒是中文翻译的片名和电影内核更为贴切,迈尔斯和谢尔比都是当之无愧的极速车王。

电影非但不是属于福特的传记片,反而是狠狠黑了福特公司的官僚主义体制。

对于法拉利,美国人却给出了极大的赞赏,所有部件都由技师手工制造,也难怪他们家的车子会这么贵。

但就像电影一样,品质再好的片子没有商业推广,也很可能会亏本。过度追求精益求精的法拉利造车一流,赛车一流,只是他们卖车赚来的钱远不足以支撑他们赛车部门的投入,创始人恩佐·法拉利被迫要卖掉自己的公司。

现实中,法拉利在年被菲亚特集团收购。

在菲亚特之前,美国的汽车巨头福特曾试图收购法拉利。《极速车王》交代了事情的缘由,福特方面希望能像法拉利一样,借助赛车来提升品牌价值,并把目标受众集中在年轻人身上。

法拉利遭遇经济危机,这给了福特一个能用钱解决问题的机会。直接买下法拉利,那法拉利在赛车上的胜利,也就是属于福特的胜利。

提出建议的李·艾柯卡是后来美国汽车界大名鼎鼎的“野马之父”,是地位仅次于福特老板的二把手。现实中他在年7月2日因帕金森病并发症去世,享年94岁,遗憾未能等到电影的上映。

当时福特公司的掌门人是创始人亨利·福特的孙子,福特二世。传说中他在28岁时接管公司,那时世界经济经历了二战的重创,他硬生生地把庞大的、低效率的、几乎要破产的福特转亏为盈,还把公司成功搞上市,堪称是一个经营天才。

他是同意收购法拉利这一方案的,不然也不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采取行动。

电影里把福特和法拉利的斗争归咎于恩佐·法拉利的一番狂言激怒了福特二世,有资料显示恩佐·法拉利确实是当场勃然大怒,说了类似“你远不及你爷爷亨利·福特伟大。”的话,这与他的历史形象是符合的。

不过福特二世不是当面和恩佐·法拉利交涉,真正能激怒他的很可能不只是几句难听的话,而是法拉利方面的“背信弃义”。

电影里没体现,实际上当年福特花费了近9个月的时间沟通谈判,前前后后耗资大约万美元,没想到在最后一关,恩佐·法拉利直接在合同上画上不满意的地方,并写下“不可接受”几个大字,顺带骂了几句脏话。

这样福特二世不生气才奇怪了。

福特收购法拉利不成,是《极速车王》的第一个转折点。福特只能自己从零开始打造赛车,钱他们是不缺的,真正缺的是人才。

这时候两位主角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作为首位赢得勒芒的美国人,马特·达蒙扮演的卡罗尔·谢尔比自然是福特要招揽的首选人才。他不能自己继续亲自赛车,但仍然可以自己打造赛车,去参加比赛。

电影开始的时候,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肯·迈尔斯已经和谢尔比相识已久。谢尔比帮助技术超常的迈尔斯参加比赛,连连获胜,要带队参加勒芒的话,迈尔斯是他的首选兼必选车手。

为什么必选?

友谊和开车技术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迈尔斯能够直截了当地指出赛车的不足,虽然难听,但却能加快福特赛车的调试进度。

《极速车王》的第二幕主要就是呈现谢尔比和迈尔斯是怎么克服重重难关一起走上年勒芒舞台的,对于法拉利方面是直接选择忽略。

那么想看《极速风流》那种双雄对抗的观众就要失望了,《极速车王》根本不是讲双雄之间对抗,而是讲双雄联手对抗福特内部的体制斗争,法拉利和福特都只是配角。

阻碍谢尔比和迈尔斯夺冠的不是法拉利,而是福特的内部。

所有的改编除了为了突出两位主角,其余基本就是为了增加戏剧冲突。

福特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利奥·贝贝被塑造成了片中最大的反派角色。

电影中他是野马汽车的负责人,并且被口直心快的迈尔斯当面吐槽野马汽车非常平庸。

这部分是为了铺垫两人恩怨的改编,历史上应该根本没发生。因为李·艾柯卡在年就已经是福特的副总裁,作为“野马之父”,负责野马项目的人应该是李才对。

可能考虑到李·艾柯卡的威望,不能把他变成反派,编剧才提升了利奥·贝贝在福特公司的权力。有资料显示利奥·贝贝实际上在维护福特的赛车部门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再看李·艾柯卡在电影中“保持运转和谐”的作用,可见李和利奥的位置是做了调换的。

如果现实中的利奥·贝贝看到《极速车王》,他绝对会很生气,甚至会把片方告上法庭,因为他被描述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的官僚主义者。

他三番四次阻止迈尔斯参赛,给谢尔比带来了诸多麻烦。当然他的存在是必要的,不然没有矛盾冲突,电影就不好看了。

需要提及的一点是,电影中福特找来谢尔比带队参加年勒芒耐力赛,这与现实一致。不同的是,现实中福特参加过年的比赛,惨败而归之后才找到谢尔比加盟。

就如迈尔斯在片中所说,90天之内造一辆车打败法拉利是不可能的。谢尔比确实没有办到,他在年也是以失败告终。

为了增强矛盾冲突,和突出迈尔斯的能力,电影没有让迈尔斯去参加年的比赛。

现实情况是,迈尔斯是参加了年的比赛,但因为赛车故障退赛。

总是,谢尔比和迈尔斯经过了至少一年时间的调试,才打造出了一部有能力抗衡法拉利的福特GT40。

只不过电影没有表明类似“1年之后”的时间字幕,导致整体的“时间感”不强。

导演詹姆斯·曼高德曾说,《极速车王》是一部关于家庭、生存,关于一种基于你信任今生挚友从而超越自我的电影。

家庭和友谊更多是辅助性的主题,肯·迈尔斯因为家庭而陷入到了痛苦的抉择当中,他必须放弃自己的赛车爱好,来换取家庭的经济稳定。好在因为和谢尔比的友谊,他得到了代表福特参加勒芒的工作机会。

有一个争议是说迈尔斯的妻子似乎造成了剧情的拖沓,他的家庭线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吗?

肯定有。

因为电影的大主题是“自我超越”,家庭的责任是迈尔斯完成自我超越的一个主要因素,没有来自家庭的压力,仅仅依靠和谢尔比的友谊,他最后选择妥协的选择(爆点)是不够有说服力的。

迈尔斯最后在一望无际的赛道上完成了自我超越,是因为他在个人英雄主义的狂欢过后意识到,他这么做是不负责任的。他可能会因此丢掉工作,家庭再次陷入到困境之中,老友谢尔比也会很难做。

“转,一切美好始于此刻。你能感觉到它悄然来到耳边。让你们扪心自问,一个重要的问题。你是谁?”

迈尔斯是一个赛车手,同时也是一位父亲,在极速之中,他找回了自我,也找回了责任。

谢尔比为了迈尔斯赌上了自己的公司,这是导演所说的“信任今生挚友从而超越自我”。

谢尔比更大的自我超越是,他无法在赛道上驰骋,但因为结局迈尔斯的悲剧,他也领会到了极速的真谛。

追求自我要狂踩油门,达到极速。不过一旦超过转,那是危险的事。这时就必须懂得“放油”,才能够真正与极速融为一体。

否则就会和那辆超负荷的法拉利赛车一样,爆缸退赛。

1
查看完整版本: 详解极速车王,法拉利和福特都只是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