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将逝,“数”说不易!
这一年,当生活不再平静,素不相识的人在平凡世界里相互守望;这一年,当社会被迫按下暂停键,不言放弃的人用坚守让它顽强重启。
总有一群人在看不见的地方默默付出,无问西东。我们感受着“朴素”迸发出的力量,每一个平凡岗位上创造出的大数据,都有不平凡的价值与意义。点点微光汇聚,终能闪耀照亮中国前行的道路。
牛年将至,新华社推出春节特别报道《SHU你不易其实你很“牛”》,以“数据”为笔,速写奋斗的中国人群像,致敬每一个平凡生活里的英雄!
一年多前,在山东高校读书的“00后”女孩李蓉曼未曾想过,她会成为每次回家经过的这座高铁车站的“守护者”。
1月29日,在南昌西站,李蓉曼攀爬扶梯,准备进入高铁站的顶部去检修电力设备。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临近春节,南昌西站候车大厅,人来人往。每隔一段时间,李蓉曼就要和工友们一道攀上距离地面32米的顶棚“夹层”,在仅60公分宽的通道中,手持红外线测温仪和红外成像仪对80公里长的电缆和多个电缆接头进行巡检,确保每一个电缆设备都正常运转。在过去的一年里,李蓉曼先后攀爬车站顶棚36次,在顶棚内行走约30万步。
1月29日,在南昌西站站房顶部,李蓉曼(前)和同事前去检修电力设备,他们每一步必须踩在建筑的龙骨结构上,不然容易发生安全意外。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对轨道供电专业毕业的李蓉曼而言,“测温”并非难事,难在恐高。“每次往上攀爬,都不敢往下看,一度对自己干这份工作比较怀疑。”李蓉曼坦言,入职之初,实际工作与自己预想的有出入,原以为只需在室内与供电设备打交道,压根儿没想到要爬这么高。
1月29日,在南昌西站,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公司高铁基础设施维修段电力班的成员穿越站房顶部前去检修电力设备,李蓉曼就是其中的一员(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这背后还有段小插曲:作为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高铁基础设施段的第一批女电力工,她入职之初,不少人确有质疑,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能干好这电力工?
1月29日,在南昌西站站房顶部,李蓉曼(左)和同事手拉手前去检修电力设备,他们每一步必须踩在建筑的龙骨结构上,不然容易发生安全意外。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有外界的质疑,也有家人的不解。有一次李蓉曼约好了在汽修店等姐姐,结果一看到身着黄色工作制服的李蓉曼,姐姐立马一脸嫌弃地对她说“快把衣服换下来……”
1月29日,在南昌西站站房顶部,李蓉曼和同事检修电力设备。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要是上不去,就只能搁下面干看着,我没办法给自己一个交代。”李蓉曼心里暗自较劲,哪怕爬爬停停,也要上去。一次,两次,三次……终于有一天,李蓉曼发现自己不再恐高,工作之余还要多“玩儿”一会,欣赏独特视角下的风景。
1月29日,在南昌西站顶部的夹层内,李蓉曼(前)和同事们在对电力设备进行巡查。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第一次见有人治好了恐高症,延迟退休的李蓉曼师傅饶封干开始对这位姑娘刮目相看。“我们这一代大多是实践经验有余,但理论知识不足。你们理论底子好,只要肯吃苦、多琢磨,今后一定比我们强。”此后,饶封干经常把这话挂在嘴边勉励李蓉曼。
在旅客“头顶”进行高空作业,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感觉像走水管的‘超级玛丽’,但完全没有游戏里的轻松。”候车大厅顶棚布满消防管道和电缆线槽,有一次李蓉曼跟着师傅作业,在翻爬电缆槽时,不小心把一粒扣子刮断了线,金属纽扣差点从顶棚缝隙掉下,惊出她一身冷汗。
1月29日,在南昌西站顶部的夹层内,李蓉曼和同事们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回家后,李蓉曼脑海里始终盘旋着这一幕。第二天,她买来各色小熊形状的“魔术贴”和针线,把自己和工友们工作服的拉链、纽扣都改装成了没有任何“小零件”的工作服。细心的举动得到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现在我连上网买衣服,也习惯挑选没有拉链扣子的简单款式。”李蓉曼笑着说,从喜欢下厨、画画的“萌妹子”到如今爬得了顶棚、下得了电缆沟的“女汉子”,工作带给自己的变化不止一星半点。
高空作业时,保障电力班工人安全的就是一根根安全绳(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生活中李蓉曼和每一个爱美的姑娘一样,也喜欢梳妆打扮。虽然经常爬梯子把手磨出茧子,但李蓉曼认为这是成长的纪念,是另一种美。“只要努力奋斗,电力工也可以酷酷的!”
夜幕下,李蓉曼和工友结束一天的工作返回工区。寒风中,“南昌西站”四个大字的灯光温暖柔和。“很多人觉得‘00后’吃不了苦,我不这样认为。逼自己一把,我也可以跟师傅们一样,守护旅客的平安。”李蓉曼说。
凌晨5点半,朱永涛整装齐备,穿着冲锋衣,脚踩冰爪,手握修冰刀,出现在形如“游龙”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在他身后,海拔米的北京市第二高峰延庆小海陀山仍在沉睡。
1月27日,中国制冰师朱永涛在清扫冰面。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呼吸着零下20℃的山风,紧贴着零下10℃的冰面,这位年轻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制冰队副队长已经在特殊环境中工作3个多月,体力、技术与意志的综合考验正在持续。
1月27日,中国制冰师朱永涛在给冰面开槽。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北京冬奥会雪车、雪橇、钢架雪车项目新建竞赛场馆,将诞生10块金牌。雪车、雪橇被誉为冰雪运动中的“F1”,最高时速超过公里。长米的赛道上,每个弯道、每处曲面都关乎运动员成绩和安危。
眼下,朱永涛和队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赛道平整度和光滑度手工打磨至最佳状态,供中国国家队日常训练安全使用。
1月27日,中国制冰师朱永涛在清扫冰面。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我们每天都对赛道进行多轮养护,根据运动员滑行轨迹和冰面损坏情况及时修冰、补冰。赛道第一次养护完成后,还要参考当天日照强度和方向与国家队沟通,将赛道遮阳帘收放好。”朱永涛说。
而在国家队训练正式开始前,他和同事还要花费约30分钟进行赛道巡查,仔细检查岔口挡板情况,防翻滚、收车门等安全设施是否到位。制冰师赛道养护完成后,塔台才能通知运动员上冰滑行。
1月27日,中国制冰师朱永涛在清扫冰面。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国家队训练结束经常已是晚上9点,这时更为彻底的赛道养护刚刚开始。从迎接清晨第一缕阳光,到披星戴月离开场馆,保障国家队训练多天以来,朱永涛每天在赛道步行约2万米,累计步行超过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广州的自驾距离;赛道制冰面积约平方米,每天平均养护4遍,累计养护面积超过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天安门广场。
年,朱永涛做的最牛的事,就是成为一名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制冰师。这是中国第一支雪车雪橇赛道专业制冰队伍,他们作为“14亿人中仅有的21个”,填补了国内人才空白。
1月27日,中国制冰师朱永涛在清扫冰面。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年是拼搏的一年。尽管年初国内突发疫情,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在战“疫”中推进建设,成为北京市春节期间唯一不停工的项目工地。中国制冰师争分夺秒,在国际制冰师带领下利用自然温度昼夜练习。
制冰——用喷头对赛道制冷单元进行上千次水雾喷洒,确保赛道整体制冰成型;补冰——用特制抹刀,将冰水混合物填补至赛车进弯、出弯及冰易脱落处等关键位置,待冻结后缓慢洒水保护,与周边冰面形成整体;修冰——手持20斤重的特制冰刀均匀用力,在赛道上持续修出成型的滑行曲面;日常清扫——进行冰面养护巡查,清理赛道冰坨和雪霜……
1月27日,中国制冰师朱永涛在调整修冰工具。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经过严格的体能测试和技术培训,朱永涛和队友逐步掌握了这些国内从未开展过的冰上工作。在与国际制冰师合作中,从最初沟通不畅到简单对话,他们切身体会到中国“开放办奥”的魅力。
年也是收获的一年。朱永涛最开心的,莫过于顺利完成年3月的场馆首次制冰任务,并于年11月保障场馆通过赛道预认证。这标志着中国有了第一条达到冬奥标准的雪车雪橇赛道,中国运动队在“家门口”有了训练、比赛的场地。预认证也为做好冬季赛事准备和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益经验。
1月27日,中国制冰师朱永涛在清扫冰面。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年1月,习近平主席来到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考察调研,了解运动场馆建设和运动员参赛备战等情况,看望慰问运动员、教练员和延庆赛区运行保障团队、建设者代表,这让朱永涛备受鼓舞。
年将是逐梦的一年。他希望和队友一起,把赛道维护保养得更漂亮、更平滑,也希望可以和国际制冰师学到更多制冰技术,期待年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希望中国运动员能够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这条我们自己建的赛道、我们亲手制作出来的冰面上获得金牌。”
制冰工作有苦有泪,但能为国家做贡献,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不会忘记,在我身后,醒目地印刻着五个字:中国制冰师。”朱永涛说。
身高不足1.7米,体重不到斤,负责的辖区面积却有平方公里,比3个北京市朝阳区还大,有人称他是“管得最宽”的片警。
宝音德力格尔在派出所办公室整理电子户籍档案(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懿德摄
他是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公安局潮格温都尔镇派出所民警宝音德力格尔,负责这个超大辖区已有20多年。
这里地处塞外北疆,他的辖区内有绵亘的丘陵,有干涸的河槽,还有一望无垠的戈壁。许多地方几乎没有路,从一户牧民家到另一户牧民家,常常要翻山越岭。
宝音德力格尔在辖区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