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不准、角色错位 北京便利店走在迷失的边缘
几十平米的小店,密密麻麻地堆放着各种生活日用品,俨然一个小超市,却难得看到有顾客出没。在北京的街头,如果你留意,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不起眼的店铺。在时下零售业一日千里的发展中,便利店却如同一个弃儿,被遗忘在城市的角落。
然而,在滚滚的商业大潮中,便利店依然倔强地成长。
便利店角色错位
便利店这种新兴业态,是以销售日常必需品,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来填补消费孔隙,从而赢得市场的。据了解,便利店业态在发达国家出现后,就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许多国家已经达到每3500人就拥有1家便利门店的水平。
现阶段我国便利店业态处于导入初期的探索发展期,发展尚不尽如人意。
目前在国内,便利店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在经济发达的上海,便利店业态的发展遥遥领先。据有关数据,目前上海的便利店已经有近5000家,逼近发达国家的水准。
“上海的收入高,消费能力强,便利店发展就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江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上海便利店快速发展的客观因素。“上海还有来自日本、台湾、香港的外国商务人士三四十万人,这些人对便利店业态很熟悉,也习惯了这种消费方式,是不可忽视的便利店消费群体。”
相比之下,北京的便利店发展则要滞后许多。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北京的便利店约有1600家。以北京的人口、城市规模来说,便利店的数量远远不足。业内人士预计,北京的便利店至少还有2000多家的增长空间。
“大卖场是主业,便利店是副业。”一家大型零售企业人士的调侃恰当地说明了目前便利店在北京的尴尬处境。
“商业竞争已经短兵相接,企业把注意力都放在超市、大卖场这些主流业态的争夺上,无暇顾及。”这位企业人士表示。据了解,对便利店的发展重视不够在零售企业中并不少见。
现代商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便利店作为一种新兴的业态,走进人们的视野也仅有几年的时间,消费者的认知度不高。而本土真正的便利店企业,还像一个未长大的孩子,处在成长期,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有限。诸多因素导致便利店的发展裹足不前。
目前在北京,物美集团、京客隆、超市发是便利店发展较有起色的零售企业。物美集团通过与中石油的合作,将把便利店扩展到中石油的6000多家加油站。而在北京地铁沿线,也随处可见物美的便利店。物美目前已经拥有400多家便利店。
来自北京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北京的便利店企业有13个,销售额为12.8亿元。
在商业发达的北京,大型的综合超市、卖场开始向城市的各个区域渗透,留给便利店的市场缝隙非常有限。“有的房型不适合,有的租金太高,现在要找一个好的店铺可不容易。”某企业的一位人力行政总监表示。选择合适的地址成为一个现实的难题。
“北京的便利店走入了一个误区,许多都是按照超市的模式在经营。”*江明认为,定位不准、角色错位是现在北京便利店存在的最大问题。超市经营的是家庭生活用品,供应厨房的材料,不是针对个人消费,而便利店是为个人服务,满足个人没有计划的、临时性的消费,面对的是个人生活,需要特色商品。“很多便利店实际上变成了的便利超市,没有针对顾客群的特色商品,服务不能满足需求,因而缺乏对消费者吸引力。”他估计,除去便利超市,北京目前真正的便利店不超过400家,便利店市场的潜力还很大。
便利店前景可期
尽管便利店市场前景广阔,但一个严峻的现实是,多数便利店在亏损的泥潭中苦苦挣扎。不过日前从上海“2005中国便利店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占据上海便利店半壁江山的快客、可的两家便利店品牌,在历经10多年的打拼后,终于在2004年开始实现了赢利,这让颇受质疑的便利业态看到了曙光。
上海便利店在前几年走的是规模化的路子,实际上沿袭的是超市的发展模式:只要有规模,就能带来利润。但实践表明,超市模式并不适用于便利店的发展,反而越多越亏。番然醒悟之后,便利店企业放弃了一味争抢门店的规模扩张,开始苦练内功,将精力放在提高赢利能力上,终于结成正果。
“现在国内便利店中的直营店比例很大,加盟店却很少,这导致企业的资金费用太高。”*江明表示,加盟店的赢利能力高于直营店,管理效率也高于加盟店,而经营的成本要低于直营店,提高直营店的比重是目前国内便利店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国际上,发展加盟店是便利店发展的一条成功的经验。目前全球加盟店的比重要占到90%以上,全球最大的便利店企业7-11的直营店比例只有4.8%,其余全都是特许加盟店。
有了上海便利店的曙光微露的成功之后,眼下北京的便利店市场被普遍看好。7-11已经落户北京,还有一些境外便利店企业也虎视眈眈,意欲角逐北京市场,北京的便利店企业已经和来自上海的联华等展开了市场争夺战。京城便利店市场群雄逐鹿的大幕才刚刚开启。
“北京便利店的发展应该汲取上海的教训,少走弯路,同时要探索可靠的赢利模式。”*江明表示,以往便利店采用的是超市的采购模式,只进销商品,而不参与商品的生产开发,上海的快客便利店与生产企业联合开发了快餐食品,营业额上升很快,这对北京便利店的发展是很好的启迪。
(来源:国际商报)